相关问答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一条第三款明确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
交通肇事罪系过失犯罪,刑法从犯罪的主观恶性和客观行为的角度规定了三档法定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人民法院考虑到自首情节,对其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67条第1款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由此可见,违法犯罪特别还造成人员损失的情况下那是肯定可以追诉的,当然已经报案经由公安在处理的情况除外。对于逃逸者的处罚可轻可重,主要看造成的影响是大是小,如果事故发生时由于害怕而逃跑,事后自首的会相应减轻处罚,终归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处罚和赔偿是必须的。
交通事故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受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严重损失,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事故罪是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后自动发生事件,如实供述自己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免于处罚。交通事故自首也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一方面,交通事故后必须自动投票,另一方面,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交通肇事行为,往往是先由交管部门管理的。交管部门规定,认定投案自首情节为:1、肇事方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2、肇事方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3、肇事方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对于自动投票,加害者的自主性和自愿性必须表现出来。1、交通事故后自愿通报,虽然没有表示自己是犯罪者,但是没有逃离现场,司法机关一问就说明了自己的犯罪2、知道别人的通报还在现场等待,逮捕时没有拒绝逮捕行为,供认犯罪事实的3、司法机关还没有确定交通事故的嫌疑犯的情况下,在一般的调查中自愿说明自己的犯罪行为4、交通事故者因为生病或者为自愿减轻犯罪的结果,委托他人代替投票的5、交通事故的嫌疑犯的交通事件,在交通事故的相关人之后,自愿拘留的交通事自动派出自动派出自动派出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在6、交通事故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中被自愿派出自动派出自动派出自动派出自动派出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主动派出自愿派出自愿派出自愿派出自愿派出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的事件。符合上述情况之一,自动投票,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可认定为交通事故自首。
根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两者的刑罚幅度是完全不同的。为了进一步规范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从宽处罚幅度,《意见》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肇事人的法定义务,而肇事人没有履行义务,因此虽然可以认定为自首,但在决定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时要适当从严掌握,对于肇事人同时具有酒后驾车、无证驾车等从重情节的,在决定是否从宽处罚时更要从严掌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6人已浏览
289人已浏览
118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