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拿到判决后,取保候审自动解除,办案机关应当出具有关手续。如果交纳保证金的应当退还。 二、只要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规定的,在变更、取消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八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并不代表不会判决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会不会坐牢还要司法机关进一步审理后判决才知道。取保候审的期间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案件,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十五日前,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作出决定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前,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通知公安机关执行。
缓刑是有条件的对原判刑期不执行,因此,缓刑应符合下列条件:(一)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除了过劳者以外,过劳者因犯罪受到处罚后法定时间内的再犯罪,其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大,其他被拘留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性小,个人人身危险性小,缓期执行对社会稳定有积极意义。(二)执行缓刑的罪犯不会危害社会。罪犯是否再次危害社会,除刑法本身的威慑教育作用外,主要取决于罪犯本身对犯罪的认罪、悔罪表现和犯罪情节,如果罪犯不认识自己的犯罪,没有悔罪表现,肯定会再次危害社会,罪犯的犯罪情节严重,手段不好缓期执行实用的两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同时具备缓期执行。一般来说取保候审的很大可能会判缓刑,但是具体还需要根据案件进行分析。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缓刑适用于以下几种条件都满足的情况, 1、原判刑罚是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人不是累犯; 3、根据犯罪人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旨再危害社会。其中1和2比较容易理解,3相对来说较复杂,这要有主审法官综合考虑被告人的各种情节来认定,比如,犯罪情节、悔罪情节、及对社会的潜在威胁等,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法官对过失类犯罪考虑得较多,因为这类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不大,如交通肇事罪、过失致人伤害罪等,而对故意类犯罪使用的较少,因为这类案件一般刑期较重,行为人的主观恶意又较大,但也有些是可以判处缓刑的,比如,故意伤害致人轻伤、重伤的;贪污数额较少的;盗窃的等。因此可以看出是否适用缓刑主要看犯罪行为是否交情,悔罪表现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1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8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