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对已经逮捕的被告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释放: (1)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或者...
根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对已经逮捕的被告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变更强制措施: (1)患有严重疾病的; (2)案件不能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院强制执行是指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执行文书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章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共有以下九种: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财物;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支付迟延履行金;强制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的行政强制包括两部分: 一是行政强制措施,即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依法对公民人身自由进行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的财产实施暂时性控制的措施; 二是行政强制执行,即行政机关或者由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的行为。
行政强制措施应当有这些行为:(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产;(三)扣押财产;(四)冻结存款和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法律设定。法律没有设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设立符合法律规定的强制措施。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9人已浏览
290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