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找老板协商。双方各让一步,争取能尽快达成和解。 2、投诉到劳动监察大队。 3、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4、到人民法院起诉。法律规定用人单...
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老板支付工资:一是可以采取劳动监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双方和解 这是一种私力救济的方法,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就争议问题协商,从而达成协议以解决争议。 2、调解 这里所说的调解指的是诉讼外的调解,不包括法院的调解,是指由第三方(调解组织)就双方之间的争议进行调停、说和,从而解决纠纷。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这里调解达成的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但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类似于合同,对双方都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3、劳动仲裁 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对双方都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4、民事诉讼 诉讼是指通过人民法院在平等主体之间行使国家审判权,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纠纷。员工离职后,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可以协商解决最好协商解决,如果不行,就到劳动部门申请仲裁,如果申请劳动仲裁就要注意很多点: 首先在劳动争议60日内提起劳动仲裁申请,主要提交的材料。如果对仲裁裁决书不满,在15日内要提起诉讼。 如果通过正常业务手段,你手里有公司的钱,可以适当扣留一些与你工资相等的钱,这个就是自助了,但是如果从法律层面来讲,并且你已经打算不做下去了,就去劳动保障部申请仲裁吧,越快越好,否则会超过仲裁时效。
1、劳动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规定应得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2、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1)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2)逃跑、藏匿的;(3)隐匿、销毁或者篡改账目、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与劳动报酬相关的材料的;(4)以其他方法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1)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2)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4、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者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法以限期整改指令书、行政处理决定书等文书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后,在指定的期限内仍不支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但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有正当理由未知悉责令支付或者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的除外。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国家会先要求拖欠工资的企业单位把工资结算给劳动者,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没有发给劳动者工资,有关部门就会该企业单位处以高额的罚款。大家如果遇到讨薪无果的情况,应当及时委托律师出面解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4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298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