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得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简称共犯,它是相对于单独犯罪的一种特殊的犯罪形式。根据我...
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则不构成共同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构成刑事犯罪的基本条件,即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指所有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要件。虽然每个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都有特殊性,但如果总结和整理各种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进行抽象,任何犯罪构成都包括四个要件:犯罪对象、客观方面、主体方面和主观方面。
我们可以总结出构成一般累犯的条件,有以下几方面: (1)前后两罪皆为故意犯罪。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前后两罪有一个是过失,则不构成累犯。 (2)前后两罪被判处的刑罚必须都是有期徒刑以上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三种刑罚种类。 (3)后罪发生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之后5年以内。注意这里的执行完毕指的是主刑的执行完毕而非附加刑的执行完毕。此外,这里的“赦免”指的是我国宪法规定的特赦。 特殊累犯的构成条件有以下几方面: (1)前罪和后罪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当中的任何一类罪。需要注意的是,后罪并不一定的同一个罪名,只要满足同一类罪即符合条件。 (2)前罪和后罪被判处或者应当判处何种刑罚及轻重,都不会影响特殊累犯的成立。这是因为前后两罪的主观恶性太大,有很大的人身和社会危险性,因此,即便最后前后罪有被判处拘役或管制的,同样不会影响成立特殊累犯。 (3)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但两罪之间的时间间隔没有要求和限制。这也是区别于普通累犯的一个特点。
共同犯罪是指两个以上的自然人和公司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共同犯罪的成立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个是自然人和公司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二个是共同犯罪行为。三是共同犯罪行为人实施共同犯罪行为时,必须有共同犯罪故意。从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来看,单方面共犯符合共同犯罪的所有要求,应纳入共同犯罪范畴。从主体方面来看,单方面共犯有两人以上实施犯罪行为,明显符合共同犯罪的主体条件。在实践中,无论是单方面帮助犯罪者还是单方面执行犯罪者,还是单方面教唆犯罪者两个以上指向同一犯罪对象的犯罪主体。从共同犯罪行为来看,单方面共犯中两个以上犯罪行为者的行为相互配合,紧密联系,相互支持,共同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各犯罪行为者的行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有原因力,单方面共犯有共同犯罪行为。从共同犯罪的故意来看,否认共同犯罪的故意是指共同犯罪行为者之间有明确实施犯罪行为的意思交流和交流,单方面的共同犯罪者不知道对方和自己一起实施犯罪,所以没有共同故意的主观条件。对共同犯罪的故意理解是否定争论的焦点。我国刑法对共同故意的理解是共同犯罪者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合作实施犯罪。②各共同犯罪行为者可以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共同实施某种犯罪行为,明确认识到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和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与他人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有可能导致某种危害结果。换言之,各共同犯罪人都意识到了共同犯罪行为是导致危害结果的原因力,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单方面的共犯中,行为者不是自己实施犯罪行为,而是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一起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这样的危害结果。显然,单方面的共犯符合共同犯罪中的共同故意条件,我们不能否认单方面的共犯主观故意只有单方面的意思联系,也就是单方面的共犯和主犯的意思联系,单方面的共犯属于共同犯罪。共同故意和意思联系是有区别和联系的两个概念。意思联系是共同故意形成的必要方法,各共同犯罪行为者首先有实施某种共同犯罪行为的意思交流和交流,然后形成共同犯罪的故意。意思联系是共同故意形成的初期阶段,共同故意是意思联系自然进步的必然结果。意思联系包括双向意思联系和单向意思联系,双向意思联系自然形成全面的共同故意,单向意思联系形成单方面的共同故意。认定共同犯罪故意只需共同犯罪人之间有单向的意思联络,并且能够认识到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后果,对危害后果的发生持希望或放任态度,即可认定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无需要求所有的共同犯罪人都有这种认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6人已浏览
423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