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合同纠纷如果存在违约行为,且违约行为属于侵权行为时,造成精神损害,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 对于合同违约造成的精神损害事实上应区分两种不同...
精神损害赔偿原则上不可以继承。 根据我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精神损害赔偿适用于下列侵权情形: (1)侵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2)侵害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3)侵害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4)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权或其他人格利益; (5)监护权被侵犯,致使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侵害; (6)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受到永久性灭失或毁损; (7)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旅游合同纠纷发生是由于旅行社不能按照旅游合同约定的质量向游客提供服务,如吃、住、行、游、购、娱乐等服务质量有缺陷,给游客造成财产损失,旅行社对此承担的民事责任是违约责任,承担违约责任方式有赔偿经济损失、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承担违约金等责任。根据国家旅游局1997年发布《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试行标准》,对旅行社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乐等服务未达到约定标准应如何赔偿损失作了具体、量化的规定,如该《标准》第8条第1项规定:“导游擅自改变活动日程,减少或变更参观项目,旅行社应退还景点门票、导游服务费并赔偿同额违约金。”可见,旅游合同纠纷,旅行社对游客承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由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只适用于侵权纠纷,不适用合同纠纷,旅游合同纠纷不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虽然旅行社的违约行为可能会给游客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精神的不愉快,但并未造成游客精神痛苦,不具备《民法通则》的精神损害赔偿适用条件,因此,旅游合同纠纷不存在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要看人格权利是否遭受到非法侵害。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一)当事人死亡其近亲属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精神抚慰金按总数50000元(含本数,以下类同)以下的金额酌情给付。死者近亲属多人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给付精神抚慰金的金额由死者近亲属自行协商分配。(二)当事人身体因伤致残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精神抚慰金按总数30000元以下的金额酌情给付,并依据相应伤残等级,按每个级差10%递减计算。(三)当事人身体受到损伤虽未致残,但达到轻微伤、轻伤、重伤损害程度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精神抚慰金按总数500元以上至10000元以下的金额酌情给付。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7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179人已浏览
19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