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知情不构成犯罪,但是你这种情况建议您委托律师介入。...
不知道如何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商家通常可以从轻处罚。卖方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额超过5万元,销售额不足20万元的,涉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现行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是针对产品方面的造假行为,如果是这种情况,且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其中销售金额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出售该伪劣产品后所得的全部违法收入。其中的全部违法收入,不扣除成本和有关费用,包括已得到的违法收入和按合同或约定将得到的违法收入)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该罪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140条到第150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该罪的量刑由销售金额决定。
《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三条规定:销售人员必须建立进货检验检验制度,验证产品合格证明书和其他标志。根据此规定,销售人员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内部质量管理制度、与生产人员或其他供应人签订的合同约定,检查购买的产品质量,防止伪劣和不合格产品进入销售环节,是销售人员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义务,也是保护销售人员自身合法权益的措施。销售人员对进货物进行检查检查,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时,可提出异议,进一步证明进货物不符合质量要求时,可拒绝检查进货。如果销售人员不认真执行进货检验检验制度,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进行检验进货,产品质量责任将立即转移到销售人员身上。即使产品由供应商直接交付,也无法改变卖家与消费者的买卖合同关系,合同主体仍是双方当事人,因此无法免除卖家应承担的产品质量责任。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销售假药符合一定条件的,如犯罪情节轻微,超过诉讼时效等,可免除刑事处罚。假药是指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药品,而假药对我国公民的生命健康或者公共卫生会构成一定的危害,所以生产,销售假药达到一定标准的,会构成刑事犯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2人已浏览
240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