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能。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违反行为构成犯罪的,应该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给予行政处罚后,如果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责...
行政处罚后,如果发现有刑事犯罪嫌疑,可以继续认定犯罪。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政处罚处罚是一般的违法行为,不是认定为犯罪。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1、对违法人员给予行政处罚后,不能认定为犯罪,行政处罚和犯罪是不同的,行政处罚不能代替犯罪。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第二十二条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共同犯罪中的执行行为是指直接执行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如果共同犯罪中只有一个实行犯,那么该实行犯的实行行为无异于单独犯罪。在有两个以上犯罪的情况下,不一定要求其中每个人的行为独立完全符合犯罪构成的要求,只要其行为结合起来符合某个犯罪构成的要求就可以了。(二)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犯所实施的指挥,策划,领导犯罪的行为。这些行为不是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而是刑法规定的。当然,刑法分则中有的条文把某些组织行为直接规定为犯罪,例如《刑法》第120条规定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在这种犯罪中,包括组织恐怖活动的行为。该组织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是指能够引起他人实行犯罪的意图的行为。教唆行为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因此,只有把教唆行为和实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解决教唆犯的定罪问题。教唆行为的形式是各式各样的,例如劝说,请求,挑拨,刺激,利诱,威胁等。教唆既可以用口头表达,也可以用书面表达,还可以用打手势,使眼神等人体动作表达。(四)帮助行为帮助行为,是指为其他共同犯罪人实施犯罪创造便利条件,在共同犯罪中起到次要或辅助作用的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1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222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