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近亲属不是当事人,最终判决不影响近亲属的权利义务,权利义务是平等的,因此,没有申请回避的权利,但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回避。特别注意:1。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回避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决定后5日内向原决定机关申请复议。组织或个人应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如果回避的人对决定有异议的,也可以在恢复审判前申请复议。在审判阶段,法院有权驳回不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回避申请,不得申请复议。2、申请回避人对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当庭申请复议的,合议庭应当宣布休庭,复议决定后,决定是否继续法庭审理。3、作出回避决定前取得的证据和诉讼行为是否有效。回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法官自己回避,即负责案件的法官认为自己有回避制度的法定情形之一,主动提出回避,另一种是当事人申请回避,即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有回避制度的法定情形之一的,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申请退出审判。
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 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近亲属能申请回避,但是需要满足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34人已浏览
347人已浏览
590人已浏览
1,10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