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刑法》的司法解释,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假币进出境的行为构成走私货币罪。本罪的量刑规定如下: 第一,犯本罪的...
1.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二千元以上不足二万元或者币量二百张(枚)以上不足二千张(枚)的,属于走私假币罪“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二千元以上不足二万元或者币量二百张(枚)以上不足二千张(枚)的,属于走私假币罪“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2.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二万元以上不足二十万元或者币量二千张(枚)以上不足二万张(枚)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走私伪造的境外货币的,其面额以案发时国家外汇管理机关公布的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计算。引用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节第一百五十一条: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本罪系行为犯,一般情况下,只要行为人出于故意实施了走私伪造的货币的行为,就可构成本罪,原则上都要判处相应的刑罚。但对于那些走私伪造的货币数额确实很小,如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值不足500元或者币量不足50张,且不具有其他情节较轻的情况,参照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9月8日《关于办理伪造国家货币、贩运伪造的国家货币、走私伪造的货币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似下简称《解释》的规定,则可依照本法第13条规定的但书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而不作刑事处罚,但可由海关依照有关的海关法规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 2.区分走私假币罪与其他货币犯罪的界限 区别的主要界限在于犯罪的手段不同。
1、对象要件走私货币罪侵犯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不仅侵犯了国家货币管理制度,也破坏了国家对外贸易管理。本罪的对象包括伪造的人民币和伪造的外币。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家货币管理法规和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和邮寄伪造货币出国(边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50人已浏览
641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2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