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符合犯罪主体要件的行为人,在伤害故意支配下实施了伤害行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达到轻伤程度的,即可认定为故意伤害罪的既遂。故意伤害造成重伤的,...
符合犯罪主体要件的行为人,在伤害故意支配下实施了伤害行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达到轻伤程度的,即可认定为故意伤害罪的既遂。故意伤害造成重伤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有四种情形。故意轻伤、故意重伤、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故意伤害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这四种情况的未遂定义如下:一是故意轻伤。依据刑法的谦虚原则,不值得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应当排除在犯罪构成之外。我国刑法还规定,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因此,这种情况不构成故意伤害的未遂,而是不以犯罪论处。二、故意伤害造成重伤的,一般认为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明确具体的重伤故意,客观上已经开始实施故意重伤,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成功,即未能造成重伤。此时,无论是轻伤还是无伤,只要整体情况不属于情节明显轻微危害,应当定罪处罚,就应当认定为故意重伤未遂。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故意伤害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是典型的加重犯。加重结果作为适用加重法定刑的依据,是指实际发生的危害结果,而不包括可能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发生加重结果,就没有加重法定刑的基本前提。因此,故意伤害未致人死亡的,不得认定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未遂犯。
从理论上分析,要把握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未遂)罪的主要区别在于故意的内容,即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为故意内容。行为人的主观意识是决定其行为的主观根据,表现于外表的身体动作,因此,故意内容不同就可能构成不同的罪名。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引起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就具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不论是否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行为的性质都是故意杀人;只具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即使造成被侵害人死亡的结果,也只能认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判断行为人故意的内容是伤害健康还是杀人,是一个复杂细致的问题,应遵循主客观一致的原则,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实,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只有客观存在的案件事实才是犯罪人无法抵赖的客观标准。根据司法审判的经验,我们应当结合以下案件事实,综合分析:(一)侵害行为的起因;(二)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平时关系;(三)使用的工具及打击的部位;(四)侵害行为的实施方法;(五)犯罪行为有无节制;(六)犯罪后的态度及表现。
认定故意轻微伤害的,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即行为人主观上只想造成轻微伤结果,而实际上未造成或造成轻微伤结果的,故意伤害罪不以犯罪论处。伤害意图非常明显,且已经着手实行伤害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应按故意伤害(未遂)论处。符合犯罪主体要件的行为人,在伤害故意支配下实施了伤害行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达到轻伤程度的,即可认定为故意伤害罪的既遂。故意伤害造成重伤的,包含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明显只具有轻伤的故意,但过失造成重伤;二是行为人明显具有重伤的故意,客观上也造成了重伤。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是典型的结果加重犯。故意伤害没有致人死亡的,不得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的未遂犯。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9人已浏览
243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