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工伤的索赔途径 一、双方协商。劳动者因工负伤、致残、致死后,单位或者劳动者应当向当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在确定属于工伤后,单位和受害人或者受...
工伤的索赔途径如下: 1、双方协商。劳动者因工负伤、致残、致死后,单位或者劳动者应当向当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在确定属于工伤后,单位和受害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发生工伤事故后的索赔途径可以采用双方协商的方式或者向当地申请劳动仲裁,又或者采取民事诉讼的程序进行维权。途径一:双方协商劳动者因工负伤、致残、致死后,单位或者劳动者应当向当地劳动局申请,在确定属于工伤后,单位和受害人或者受害人家属协商赔偿数额和范围。单位履行了赔偿义务,受害人无须再经过其它程序。途径二: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提起劳动争议仲裁前还应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及伤残等级鉴定。工伤认定申请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当事人提出申请后,仲裁委员会将在60日内作出仲裁裁决。途径三: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裁决书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工伤认定应当提交的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1、私了。工伤发生后,用人单位可以私下与劳动者就工伤赔偿达成协议。前提是用人单位及时向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并启动工伤认定程序,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私了协议是有效的,因为劳动法赋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行和解的权利。这时,对应的物质赔偿和妥善的后续保障是劳动者所期待和乐见的,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节约社会资源,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发展。 2、劳动争议调解。就劳动争议的方式而言,可以是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状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工伤赔偿可以申请调解。 3、劳动监察。所谓劳动监察,是指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的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理的行政执法活动。劳动监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监察途径。 4、仲裁。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据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请求,对劳动者争议的事实与责任依法作出公正判断和裁决,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并强制执行的一种劳动处理方式。 5、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根据《行政复议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在与工伤相关的情况下,申请人对劳动保障部门作出的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申请劳动保障部门依法履行保护劳动者获取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社会保险权等法定职责,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没有依法履行的;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的工伤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6、诉讼。对于诉讼,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明确原、被告; (2)选择具有管辖权的法院,一般来说,就是用人单位主要经营所在地; (3)确定自己的诉讼请求; (4)及时起诉,不要错过诉讼时效,具体来说,根据法律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身体受到损害要求赔偿的,时效为1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工伤的索赔途径是什么?一、双方协商。劳动者因工负伤、致残、致死后,单位或者劳动者应当向当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在确定属于工伤后,单位和受害人或者受害人家属协商赔偿数额和范围。单位履行了赔偿义务,受害人无须再经过其它程序。双方协工伤的索赔途径是什么?一、双方协商。劳动者因工负伤、致残、致死后,单位或者劳动者应当向当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在确定属于工伤后,单位和受害人或者受害人家属协商赔偿数额和范围。单位履行了赔偿义务,受害人无须再经过其它程序。双方协商不了,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不再向法院起诉的裁决结果应当服从。三、民事诉讼程序。受害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97人已浏览
92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