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如果员工主动辞职,公司一般不赔偿。除非公司存在下列情形,才需要补偿员工: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 2、未及时足额支...
1、员工主动辞职的,公司不必赔偿 2、若公司存在:(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先作出如下回答: 1、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一个月以内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如果未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应当支付双倍工资! 2、由于是你自己的原因主动提出辞职的,所以不能获得法定的经济赔偿金! 3、如果因为你自身的原因提出主动辞职的试用期3天前提出,试用期后30天内提出!如果没有按照法定的内容走的话,给单位造成直接损失事实的应当赔偿! 4、获得的赔偿有15天的工资钱,也就是600元!可要要回属于自己的合法利益。 5、解决的方法: 一是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举报! 二是申请劳动仲裁,此事由劳动局负责!对仲裁不服的才能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你可以先去区里的劳动监察大队举报,这个速度比较快,但只能说试试看,不一定有效。因为很多企业都跟劳动监察大队有关系,毕竟存在地方保护。劳动监察大队隶属于劳动局管理,但一般不设立在劳动局内部,你可以到劳动局问问监察大队在哪里,然后带好材料去举报。 劳动监察大队没有用的话,就只能去劳动仲裁了,劳动仲裁立案大厅在劳动局内部,你可以去拿现成的表格,填好了直接交进去。然后就是要准备开庭材料了,由于没有合同没有保险,单位可能会说你根本没在那上过班,所以需要你自己想办法搜集证据,比如工作时的考勤卡、工作证、出门证、门卡等。由于数额较小,不建议聘请律师。 如果仲裁结果出来以后,你不满意,那你可以到区里的法院去起诉,然后针对仲裁裁决进一步搜集证据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在员工递交辞职的情况下,是不需要向支付补偿金的,但是这三种情况除外。 1、公司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的手段强迫员工进行超过合同约定的劳动的,或者员工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时,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公司讨要补偿金,如果公司不愿支付补偿,可依法上诉强制赔偿。 2、公司以欺瞒等手段致使员工非自愿修改劳动合同或者使员工非自愿离职的,员工可以要求赔偿。比如说,公司以不正当手段调离员工的岗位,虽然不是开除员工,但用人单位侵害员工利益,使员工“自行离职”的手段,也是非法的,员工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予以补偿。 3、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违反法律的规定,存在严重剥削压榨员工,损害员工权益的条款,员工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公司。比如说:公司规定迟到扣除当天工资这样的“霸王条款”就是不合理的。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应以标准辞退补偿的2倍向员工支付赔偿。
如果辞职属于以下情形,就可以申请相应的经济补偿,但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6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216人已浏览
21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