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就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在发生纠纷后,建议双方先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法院来寻求维权。 打官司一般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1. 准备起诉书和相...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依据我国《继承法》第8条规定,继承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限为2年,即从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在2年的时间里,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及时提起诉讼,就丧失了胜诉权,就不能再请求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以实现自己的继承权利。除了一般情况下,继承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限为2年外,我国《继承法》又规定了继承权的最长存续期间,即“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这就是说,继承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必须在被继承人死亡、继承开始后的20年内行使。20年期间届满,这个权利就消失了。不管继承人出于何种原因,只要继承开始后超过了20年的,就不能够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使有正当理由,法院也不得予以延长。该问题涉及到的相关文件:《继承法》
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一般的合同纠纷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为三年。其他法律规定特别时效的,依照其规定,如海商法规定的货运赔偿请求权的时效为一年,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的时效为四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人已浏览
13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