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 第三十条规定,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1、民间借贷利息年利率未超过24%的,合法有效。 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民间借贷利息年利率超过24%不到36%的,按当事人意愿。 年利率在24%~36%的民间借贷属于自然债务,如果要提起诉讼,法院不予保护,但是当事人愿意自动履行,法院也不反对,借款人不能要求返还已经支付的利息。 3、民间借贷利息年利率超过36%的,部分无效。 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我国现行利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家计划利率(包括政策性优惠利率和浮动利率)另一种是市场自由利率。这两种利率,既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 1.从利息的本质概念上来说,两种利率都具有共同的属性。 首先,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表现是共同的。当货币所有者将货币资金提供到市场上,当作特殊商品来让渡,利率表现为这种商品的价格。民间借贷是货币所有者拥有的财富积累,当货币财富由储藏手段转变为提供到市场执行借贷资本的职能时,只要是有息借贷,利率就反映了让渡资本的价格关系。 其次,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着国家信贷利率状况,也决定了民间借贷利率状况。这里的资金供求关系对利率状况的决定有几层意思:一是市场资金需求状况和国家产业经济政策,决定了银行利率的高低二是银行资金供求状况决定了信贷利率高低,也影响了民间信贷的供求状况和利率高低三是民间借贷利率是由市场需求和行业利润所决定的。再次,两种利息,均属利润的一部分,体现了借贷资本对产业资本或商业资本利润分割的关系。所不同的是,对利润的分割程度不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93人已浏览
221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48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