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被害人在审查起诉阶段的权利有:要求提供作证条件和保密的权利、委托诉讼代理人和发表诉讼意见的权利、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及获得翻译的权利、...
被害人在审查起诉阶段的权利还是很多的,这也是为了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利以免继续被受到侵害。检察院会在审查之后决定是否起诉,对于满足起诉条件的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被害人在审查起诉阶段的权利有: 1、要求提供作证条件和保密的权利; 2、委托诉讼代理人和发表诉讼意见的权利; 3、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及获得翻译的权利; 4、申请回避的权利; 5、知悉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及申请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的权利; 6、控告权。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条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权利还是比较多的。 一、公诉案件的被害人的权利 公诉案件,指检察机关代表国家依照法定程序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1、在侦查阶段,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有权向检察院提出意见; 2、在审查起诉阶段,有权向检察人员反映对案件的意见;对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有权向上级检察院提出复查; 3、自刑事案件移送审查之日,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4、有权申请法官、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回避; 5、有权参加法庭审判,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陈述;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发问;对法庭上出示或宣读的物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等证据,可以发表意见; 6、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申请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 7、有权参加法庭辩论; 8、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请求检察院提起抗诉; 9、有权对已生效的裁判提出申诉; 10、对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的,依法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有权自行和解、法院组织下调解、撤诉; 11、对有证据证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对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不予追究的,有权直接提起自诉。 二、自诉案件的被害人的权利 自诉案件,即被害人依法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1、有权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 2、有权选择自诉对象; 3、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4、有权在判决前与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适用于“告诉才处理”和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5、有权在法院的主持下与被告人调解(适用于“告诉才处理”和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6、有权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 7、有权申请法官、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回避; 8、有权申请法院调查取证; 9、有权对一审法院未生效的裁判提出上诉; 10、有权对已生效的裁判提出申请再审(申诉)。 刑事案件对应使用的就是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法。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对于审查起诉阶段被害人的权利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当然了,如果是法律专业知识不太丰富的公民,在这种时候还是最好向律师进行咨询,才能更充分的行使自己的权利。
被害人在审查起诉阶段的权利有: 1、要求提供作证条件和保密的权利; 2、委托诉讼代理人和发表诉讼意见的权利; 3、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及获得翻译的权利; 4、申请回避的权利; 5、知悉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及申请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的权利; 6、控告权。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条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3人已浏览
580人已浏览
505人已浏览
37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