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刑事责任标准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
依本条规定,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换取货币的行为还同时侵犯了金融机构的正常活动,具有一定的渎职性。由于本罪主体的特殊性,因而本罪对国家货币管理制度的危害比一般人实施同样的行为的危害要大,所以本条第2款规定了更重的法定刑。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行为。所谓伪造的货币简称假币,是指依照我国的货币即人民币和外币含港、澳、台币(包括现行流通的纸币和硬币)的形态、格式、图案、色彩、线条等特征,通过印刷、复印、石印、影印、手描等方法制作的以假充真的货币,不包括变造的货币。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才能构成。 4.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予以购买或者利用职务之便利换取货币。如果行为人在工作中误将假币支付给他人,不能视为利用职务便利以假币换取真币。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罪可以通过满足以下要求来判断: 1、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主要要素; 2、主观要素由故意构成; 3、客体要素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4、客观要求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货币,或利用职务便利用伪造货币兑换货币。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换取货币的行为还同时侵犯了金融机构的正常活动,具有一定的渎职性。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才能构成。 4、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予以购买或者利用职务之便利换取货币。如果行为人在工作中误将假币支付给他人,不能视为利用职务便利以假币换取真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7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99人已浏览
1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