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贿赂包括受贿和行贿,而索贿是受贿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犯罪构成的主客观要件,如行为主体、主观心理与目的、客观表现、犯罪对象等,以及入刑标准、量...
贿赂包括受贿和行贿,而索贿是受贿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犯罪构成的主客观要件,如行为主体、主观心理与目的、客观表现、犯罪对象等,以及入刑标准、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贿罪与介绍贿赂罪区别在于: 介绍贿赂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介绍贿赂罪在主观方面属于故意,即明知是在为受贿人或者行贿人牵线效劳,促成贿赂交易。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进行联系、沟通关系、引荐、撮合,促使行贿与受贿得以实现的行为。构成介绍贿赂罪还必须具备情节严重的条件。《刑法》有关介绍贿赂罪的条文规定:第三百九十二条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是,行贿款来源是否影响定性。按照现有法律规定,是否单位行贿并不需要考察行贿款来源问题,它至多只是一个辅助性判断因素。现实中行贿款来源比较复杂,可能是单位款项经过层层伪装之后变为个人款项的,也可能实际上确为个人款项的,还可能是个人临时“垫资”的。因此,以行贿款来源判断行贿属性,既无必要也无可行性,重点还是看是否符合前述两个基本条件。 二是,单位在行贿时已解散、吊销、注销,主体在法律上已死亡,是否影响定性。这种情况,一般都发生在请托事项基本完成之后,单位因某种原因而消亡,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为了感谢国家工作人员对单位的帮助而仍然给予钱物。
商业贿赂与一般贿赂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体的区别。一般贿赂罪的贿赂人是不具体的,贿赂人是具体的,即必须由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国家机关、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组成。相反,商业贿赂的贿赂人是不具体的,贿赂人是具体的,即必须是经营者或者能够代表经营者的代表人或者代理人。第二,贿赂的目的不同。一般贿赂罪中,贿赂的目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买卖官员除了追求非法经济利益这一通常目的外,还属于具有政治利益的贿赂、晋升加薪、工作调动等属于个人生活利益的贿赂。但在商业贿赂中,贿赂的目的是明确的经营利益或者可能带来经营利益的交易机会。第三,侵权对象不同。一般贿赂侵犯了国家廉洁制度;商业贿赂的对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前者的社会危害性大于后者,所以刑法规定一般贿赂的后果比商业贿赂更重要。第四,法律规范和制裁的重点不同。商业贿赂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打击贿赂的重点;《刑法》对贿赂的制裁远远重于贿赂人,贿赂人通常可能因指正贿赂而免于刑事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5人已浏览
3,334人已浏览
348人已浏览
5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