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如果合同约定履行期限的,应从分期付款合同约定的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满两年; (2)如果合同没约定履行期限或约定不明的,可根...
根据拆迁条例规定,如果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无法就拆迁补偿安置达成协议,当事人可以申请裁决。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您总共与您公司形成了两次劳动关系。 第一次: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 第二次:2012年3月至2012年5月 2.劳动合同法规定应当在劳动关系成立后一个月能签到书面劳动合同。故 第一次应当在2011年4月签署,但未签。故应当自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支付您双倍工资 第二次应当在2012年4月签署,但未签。故应当自2012年4月至今支付您双倍工资 3.要求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自知道应当签署劳动合同而未签署之日计算一年。第一次中2011年4月至2011年6月的部分不享有胜诉权,即难以追究。 第二次中自2012年4月至今的都可以追究。 另外,请您注意,劳动仲裁讲求的也是证据,您需要证明劳动关系的起止时间,工资情况等。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
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关于赔偿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寻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仲裁时效期间将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
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8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487人已浏览
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