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你在09年的A起诉的诉讼案件中为第三人诉讼地位,因此,中院应当同意你参加诉讼。两院的意见实际指的不是同一个案件。中院不接受你参与诉讼,是认为...
如果你对省高院的终审判决不服,可以向省高院或最高院申请再审,也可以到检察机关申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已...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制定,供上级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而提审,经审理后作出实体处理时使用。 当事人的地位表述为“再审申请人(一、二审诉讼地位)”“被申请人(一、二审诉讼地位)”;其他当事人按原审诉讼地位表述,例如,二审终审的,列为“二审上诉人(一审原告)”或“二审被上诉人(一审被告)”等;一审终审的,列为“原审原告”或“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 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审判组织写明“组成合议庭”,不写“另行组成合议庭”。 判决书对案件事实、原审过程等部分的写法,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总体要求概述从最初发生诉讼直到本次再审的基本脉络。包括:第一,当事人在再审中的诉辩意见。先写再审诉讼请求,再写再审事实和理由。第二,当事人在本案以往诉讼中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尤其要写明原告的一审诉讼请求。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的诉辩主张可以视情况简写,但上诉请求不应省略。第三,本案历次裁判认定的基本事实。应当注意繁简得当,着重叙述与本次再审争议相关的事实,其他事实概括叙述。第四,历次裁判的基本理由。一审理由可以省略,但再审维持一审裁判结果的,应概述一审理由;原生效判决的说理适当归纳后简要写明。第五,历次裁判案号、裁判主文的准确内容。
关于最高人民法院法律判决书,我国司法实践中实行的是二审终审,一审和二审的判决书生效的各有不同。 1、民事一审判决书。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一款,“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规定,上诉期间是15天,因此一审判决书的生效时间是在上诉期过了之后,也就是判决的15天以后生效。 2、行政一审判决书。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5日如不上诉,自动生效。 3、刑事一审判决书。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0日内如不上诉,自动生效
以下典型案例供参: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这4笔借款跨度长达4年,且数额巨大,在前款未清的情况下,又不断出借大额款项,有违借贷关系的常理及习惯;这4张借据全文为电脑打印,在落款处只有借款人的手印却无亲手签名,这对有高中文化、有书写签名能力的夏某来说也有违常理;从资金来源看,陈某的实际收入也无力有80万元现金出借给夏某。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3人已浏览
538人已浏览
266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