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合同诈骗罪的标准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即进行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七十七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财产,数额较大的行为。
认定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重点在于准确认定其客观方面,即合同诈骗行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合同诈骗行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2、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这里所称的票据,主要指能作为担保凭证的金融票据,即汇票、本票和支票等。所谓其他产权证明,包括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以及能证明动产、不动产的各种有效证明文件。3、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5、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这里所说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种方法以外,以经济合同为手段、以骗取合同约定的由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担保财物为目的的一切手段。在与对方商谈合作项目时,要详细了解对方的经营范围,认清合同公证和见证的内容,核实对方人员、单位的真实性,注意交易过程中的反常现象等,确保签订的合同是有效的。但另一方面,一旦被控该罪,也要积极寻求专业刑辩律师的帮助,维护自身的辩护权利,保障自身的合法利益。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5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341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