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外省市看守所、监狱服刑的籍罪犯需回在本市的居住地暂予监外执行的,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总队和市监狱管理局接到外省市同级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监狱...
社区矫正人员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不得出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应当遵循、感化、挽救的方针,按照下列规定执行:(一)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分开进行;(二)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给予身份保护,其矫正宣告不公开进行,除司法所工作人员、抽调监狱劳教人民警察、社区民警、村(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和其以外不得允许其他人员在场,其矫正档案应当保密;(三)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小组应当有熟悉青少年成长特点的人员参加;(四)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监督管理措施;(五)采用易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心理辅导和社区服务;(六)协调有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七)督促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承担、管教等义务;(八)采取其他有利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改过自新、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必要措施。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以下刑罚的社区矫正人员,适用前款规定。对于被判处、宣告的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区县司法局根据工作需要,可联系原审法官共同进行训导。
对于拟适用管制、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被告人、罪犯,人民法院、看守所、监狱应当要求其如实提供一个拟适用社区矫正后的居住地,并作出接受社区矫正的书面保证。对拒绝作出接受社区矫正书面保证的,人民法院、看守所、监狱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不予适用社区矫正。
为依法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将社区矫正人员改造成守法公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市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14人已浏览
1,001人已浏览
1,095人已浏览
8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