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
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减为无期徒刑后,符合减刑条件的,执行三年以上方可减刑。减刑幅度为: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二十五年有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原判处刑罚为拘役,缓刑最低期限具体为两个月;如原判处刑罚为有期徒刑,缓刑最低期限为一年。缓刑是指违反刑法,经法定程序确认构成犯罪,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人,应当先宣告定罪,暂不执行判处的处罚。
1、刑法第78条第二款对减刑后最少刑期作了限制性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这里规定的“实际执行的刑期”,是指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刑罚的时间,包括判决宣告以后犯罪分子服刑的时间,也包括判决宣告以前犯罪分子应当依法折抵刑期的先行羁押的时间。 2、对减刑后最少实际执行刑期作限制性规定,有利于保证人民法院判决的严肃性和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减刑中的司法不好的现象。至于可以减刑多少次,每次具体可以减刑多少,法律未作明确规定。减刑幅度过多,会使犯罪分子觉得减刑太容易,不利于其改造;减刑过少,又会使犯罪分子觉得减刑太难,同样不利于其改造。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减刑最低执行刑期的规定,可以根据改造罪犯的实际效果和需要等情况作出规定,促使犯罪分子在接受惩罚的同时改过自新。
1、刑法第五十条第一款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第二款规定了限制减刑的情况第七十八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2、对于应该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这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法律制度。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9人已浏览
300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