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平均年限法:年折旧=(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可使用年限双倍余额递减法:(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
固定资产折旧有4种计算方式: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是否考虑残值,是折旧方法的选择。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在各使用年限中,固定资产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的价值均是相等的,折旧的累计额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这种方法具有易懂和易操作的优点,但它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局限性。它忽略了“何时受益,何时付费”的配比原则。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它的理论依据在于资产价值的降低是资产使用状况的函数。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或设备的使用状况来计提折旧。假定固定资产成本代表了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单位(可以是行驶里程数,工作小时数或产量数),然后按服务单位分配成本。这种方法弥补了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特点。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月折旧率双倍余额递减法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若干年内(当采用直线法的折旧额大于等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1、年平均法(特点: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金额均衡分配到固定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每期折旧金额相等)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期使用寿命】*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一种按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折旧额的方法)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月折旧金额=固定资产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3、双余额递减法(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期净残值后,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平均摊销):年折旧率=2/预期使用寿命】*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率=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4、年数总和法(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期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8人已浏览
214人已浏览
3,519人已浏览
3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