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期限一般为三年。 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
医疗事故的起诉期限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医疗期】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第三条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特殊疾病】劳动部《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5)236号第二条规定:关于特殊疾病的医疗期问题,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对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的职工,在二十四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 【病假工资】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五十九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医疗补助费】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第六条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当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医疗期主要以职工的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为确定医疗期的依据,如劳动部《企业职工生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规定,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的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至24个月的医疗期限:1、实际工作年限不足10年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不足5年的,给予3个月至24个月的医疗期限;2、实际工作年限超过10年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超过5年的,给予6个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给予9个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给予12个月;20年以上的,给予24个月的。此外,根据《关于实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动部发[195]309]的有关规定,对某些特殊疾病(癌症、20个月以上的,给予24个月以适当地劳动部门的批准。
医疗事故就是家属与医院之间的医疗纠纷,这类纠纷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解决,一是私下和解,二是通过法院诉讼。那么,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是多久?下面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诉讼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时计算,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时距医疗行为已超过20年的法律不保护; (2)诉讼前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可以自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计算一年时效; (3)诉讼前进行过书面协商或行政调解的,可以自书面协商或调解不成日计算一年时效。 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 超过诉讼时效即意味着原告直接丧失了胜诉权,即使医院存在明显的重大过错,也可以免除医院的赔偿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4人已浏览
274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