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工伤事故处理按以下先后程序进行:1、先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认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有劳动合同时不需此程序);2、认定了劳动关系后再申请认定为工伤3...
工伤事故的处理程序是:1、工伤事故发生后一个月以内向劳动社保部门申报工伤认定,单位不申报的,个人应在事故发生后以内申报工伤认定。2、认定工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2、申请工伤认定,由单位或者个人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认定为工伤。 3、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在员工治疗完毕或者达到一定医疗期之后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工伤鉴定,判定伤残等级。 4、待遇审核,员工或者单位根据医院的治疗发票、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等想社保中心申请待遇审核,下发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用以及伤残补助费用。 5、如果员工需要解除劳动关系,有伤残员工可以享受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的待遇。
交通事故发生后,不需要检查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勘察现场之日起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事故逃逸的,应当在查获交通事故逃逸人和车辆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需要检查鉴定的,时间比较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勘察现场之日起五日内指派或者委托专业技术人员和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查鉴定。检验、鉴定一般应在20天内完成;如需延期,经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延长10天。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检验鉴定结果后两日内向当事人提交检验鉴定结论复印件。当事人对检验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检验鉴定结论后三日内申请重新检验鉴定。以一次为限,申请重新检验、鉴定、评估。重新检验、鉴定和评估的时限与检验、鉴定和评估的时限相同。除检验、鉴定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的事故车辆不得使用。检验、鉴定完成后五日内通知当事人领取事故车辆和机动车行驶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检验、鉴定或者重新检验、鉴定结果确定后五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证明。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十四条第二项,上述期限是指工作日,不包括节假日。
1、进行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及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于1年内提出申请。 2、对工伤认定不符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3、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内容包括劳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障碍。 4、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5、根据伤残鉴定的等级,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赔付。 6、鉴定结论作出1年内,情况发生变化的,可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并根据新的鉴定结论进行赔付。 申请工伤认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要求享受工伤待遇 必须仲裁以后,如有不服才可进入诉讼程序。仲裁之前需要先进行工伤认定,向劳动部门申请。 先申请工伤认定,然后鉴定,理赔。 由上文可知,当发生工伤后,员工首先要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在认定了之后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用人单位给予工伤赔偿。如果用人单位拒绝的话,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8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226人已浏览
79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