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行政机关发现违法行为后,应当进行初步审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立案: 1、有初步认定的违法行为 2、该违法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3、该...
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政处罚立案条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秩序的;行政机关在两年内发现其违法行为或者接到举报的;违法行为在行政机关管辖范围内的。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诉讼时,应当提交以下起诉材料:(一)原告的身份证明材料和有效联系方式;(二)被诉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存在的材料;(三)原告与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材料;(四)人民法院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代为起诉的,还应当在起诉状中写明或者口头起诉时向人民法院说明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基本情况,并提交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和代理权限证明。
1、原告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其中,自然人应提交身份证明;法人应当提交当年通过年检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工商部门、编委等其他登记部门出具的法人资格证明;其他组织应当提交营业执照或者其核准登记部门出具的资格证明。与此同时,原告应确认其受送达人和送达详细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并承担因送达不能而产生的相应法律后果。二、有明确的被告。被告应当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并提供被告明确的居住地或者经常居住的详细地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和邮政编码。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原告应提供与争议事实有关的证据材料,并填写证据清单,注明证据名称、份数、证明对象和提交时间。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的范围和人民法院管辖。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8人已浏览
185人已浏览
356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