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超过年利率36%以上的就是高利贷。放高利贷犯法,但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
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只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利息协议,不构成犯罪。通常,高利贷往往伴随着威胁债务人人身安全、暴力催债等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违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放高利贷是违法的,但不构成犯罪。国家法律禁止高利贷。 法律规定,贷款人要求借款人按合同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
个人放高利贷严重可能涉及高利转贷罪。高利润转贷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润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主管机关批准登记的企业(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者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等借款人。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以贷款牟利为目的,从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资金,高利润贷款给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自然人犯本条规定的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2、单位犯本条规定的罪,对单位处以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诉:1、个人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2、单位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高利转贷,受到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
如果是放高利犯了高利转贷罪。高利转贷罪,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再高利转贷给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目前高利转贷行为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行为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金融秩序,有很大的危害性。《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六条[高利转贷案(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贷款通则》第十七条借款人应当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借款人申请贷款,应当具备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不挤占挪用信贷资金、恪守信用等基本条件,并且应当符合以下要求:第七十一条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由贷款人对其部分或全部贷款加收利息;情节特别严重的,由贷款人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并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相关知识:一、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具有信贷资格、已获得信贷资金的个人或单位。这一点对确定本罪十分重要。如何确定本罪意义上的“借款人”,可以参阅1996年6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贷款通则》。二、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以转贷牟利为目的。三、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对信贷资金的管理秩序以及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四、本罪的外在表现特征为:借款人在依正常程序贷得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后,以转贷为目的,将贷款高利转贷他人。五、本罪结果犯,有非法获利并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具体标准待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32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245人已浏览
2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