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恶意串通的构成要件

2022-10-26 4,319人已浏览
  •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专职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近期30天 评分:5.0 服务人数:479

    在线咨询
专业分析
恶意串通的构成要件如下: 1、当事人存在通谋。恶意串通以当事人之间存在通谋为必要。所谓通谋,是指双方当事人皆明了彼此的意图,而非仅一方当事人为非真意表示,另一方当事人对此并不知情。双方当事人对于彼此意图的了解原则上应积极知晓,但鉴于实践中受害方当事人举证的困难,也有观点认为,通谋可以表现为双方当事人明知其目的非法而用默示的方式接受,可以是双方当事人相互配合和共同实施的违法行为,也可以是一方当事人实施违法行为,而另一方当事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情况下,未予制止,而采用默许的方式予以纵容。 2、当事人出于恶意。恶意表明当事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为故意,即明知其所订立的合同将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而仍然为之。若一方当事人对所订合同害及他人的情形并不知晓,则不为恶意。这种情况下,当事人订立的合同也可能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但不应依该项规定处理,而应适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无效的规定来处理。 3、结果将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这里的损害是一种客观上损害的可能性,并非现实的损害。换言之,该损害不必已经实际发生,只要客观上存在发生损害的现实可能性,即可主张恶意串通行为的成立。 合同无效的情形如下: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即只有在因欺诈、胁迫所订立的合同的内容和目的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时,才能依据该条认定合同无效。损害国家利益,主要是指损害国家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等。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恶意,表明合同当事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为故意;串通,表明合同当事人存在通谋行为;损害,表明若履行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将导致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遭受损失。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为无效合同,表明当事人之间的合同为违法合同,应遭受法律的否定性评价。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法包括内容合法和目的合法两个方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因当事人所意乃在于隐藏于合法形式之下的非法目的,因此,法律使之处于无效状态,不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认定合同之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以当事人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意识为必要,因公共利益乃是从行为的外部对行为进行评判的。即使当事人是善意的,只要法律行为的后果表现为不可忍受,该法律行为也可能违反善良风俗。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当事人所订立的,与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相背,从而不能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六十四条  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职责,造成被代理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供参考了解。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法师兄与律师联合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11,079位律师在线累积服务3,700万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
  •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 刑罚的轻重高低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相关问题热门关注
法师兄 律师普法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