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初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判多久

2023-01-12 2,837人已浏览
  • 罗立志律师

    罗立志律师创始人

    湖南圣优律师事务所

    擅长:房产纠纷、合同纠纷、企业法律顾问、行政诉讼、拆迁安置、建设工程、保险服务、刑事辩护、婚姻家庭

    近期30天 评分:5.0 服务人数:30

    拨打电话
专业分析
一、初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判多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1、犯掩饰犯罪所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 (2)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一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目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3)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4)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重大损失无法挽回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5)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的。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或者为近亲属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且系初犯、偶犯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立案: 1、由于立法者将本罪客体认定为侵犯了司法机关追索赃物的正常秩序,归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妨害司法罪”之下,因此,没有规定明确的犯罪金额,“两高”也无相关司法解释,导致对该罪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分歧。 2、因为没有数额限制,司法实践中都是以前罪构成犯罪,后罪就认定犯罪。而且,无具体数额规定,造成定罪量刑随意性增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作为一种犯罪,应当由情节来确定其罪过的大小,而数额是确定情节轻重的重要标准。实践中往往比照前罪的数额定罪量刑,但是比照的程度又不相同,造成如果两个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判处的结果却可能不一样,违背了罪刑相适应原则。 三、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回犯罪所得和收益的活动; 2、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式掩盖、隐瞒的行为; (1)窝藏,是指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处所,有隐匿、保管的主观故意。 (2)转移,是指将犯罪分子搬动、运输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套藏和转移均要求其犯罪程度达到是以影响可法机关正常的查明犯罪需追缴犯罪所得及事收益活动的程度,如在一个房间内的 转移赃物行为不能构成本罪的客观行为。 (3)收购,主要是针对1992年两高有关司法解释中所说的“低价购进、高价卖出”的行为,司法实践中主要是针对以收购废 品为名大量收购赃物的行为,是指有偿购入,然后再高价一卖的情况。 (4)代为销售,是指受犯罪分了委托,帮助其销售犯罪所得及收益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要求必须是一种明知,应当明知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只要行为人知道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就应当认定其主观上是明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二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一万元以上的;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一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一目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三)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四)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重大损失无法挽回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五)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的。 同法解释对掩饰、隐瞒涉及机动车、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权的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认定“情节亚重”已有规定的,审理此类案件依照该规定。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供参考了解。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法师兄与律师联合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11,079位律师在线累积服务3,700万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
  •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 刑罚的轻重高低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相关问题热门关注
法师兄 律师普法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