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非全日制员工走仲裁有什么结果

2023-06-02 29人已浏览
  • 覃永雄律师

    覃永雄律师专职律师

    广东深桂律师事务所

    擅长:公司法、合同纠纷、债权债务

    近期30天 评分:5.0 服务人数:907

    在线咨询
专业分析
非全日制员工走仲裁的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 1、获得劳动报酬:如果非全日制员工在工作期间未能获得应有的劳动报酬,可以走仲裁途径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工资、津贴等; 2、解除劳动合同:如果非全日制员工认为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如强制加班、未签订劳动合同等,可以走仲裁途径请求解除劳动合同; 3、获得经济补偿:如果非全日制员工所在企业发生裁员、合并等情况,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相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未能支付经济补偿,非全日制员工可以走仲裁途径申请相应的赔偿。 非全日制员工走仲裁流程如下: 1、协商解决:当非全日制员工与用人单位出现纠纷时,应首先尝试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双方可以进行面谈、电话沟通或书面信函交流等方式,寻求问题解决的共同意见。如果协商无果,非全日制员工可以选择进入仲裁流程; 2、提交仲裁申请:非全日制员工需要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并附上相关证据和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证明、加班工资等; 3、开庭审理: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并将仲裁通知送达给用人单位。在庭审过程中,非全日制员工需要提供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 4、仲裁裁决:仲裁委员会根据庭审情况和材料证据,做出仲裁裁决书,其中包括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认定,并对非全日制员工的劳动权益进行保护和赔偿; 5、履行仲裁裁决:用人单位应在裁决书规定的期限内履行仲裁裁决,如拒不履行,非全日制员工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综上所述,在仲裁流程中,非全日制员工需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和材料,及时提交仲裁申请,积极参与庭审,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同时,用人单位应遵守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保障非全日制员工的劳动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一)阻挠劳动者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或者阻挠上级工会帮助、指导劳动者筹建工会的; (二)无正当理由调动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会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打击报复的; (三)劳动者因参加工会活动而被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工会工作人员因依法履行职责被解除劳动合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供参考了解。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法师兄与律师联合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11,079位律师在线累积服务3,700万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
  •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 刑罚的轻重高低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相关问题热门关注
法师兄 律师普法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