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网络骂人要怎么起诉

2022-02-06 415人已浏览
  •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团队负责人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近期30天 评分:5.0 服务人数:108

    在线咨询
专业分析
在网上被人骂了的诉讼有两种,一种是侮辱诽谤罪的刑事自诉,另一种是名誉侵权的民事诉讼。 侮辱诽谤罪要求对方侵权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常见的行为如故意捏造并散播虚构事实,对对方人格,名誉等造成严重损害,谣言转发超过相关规定等等。侮辱诽谤罪作为刑事手段,一旦罪名成立处罚也相当严重。 名誉侵权的民事诉讼相对更常见,要求也比较低,诉讼请求一般是删除内容,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费等等。只要对方有明确的谩骂行为一般都可以提起名誉侵权诉讼。 起诉方法如下: (一)固定证据: 网络侵权诉讼一定要注意固定证据,因为电子证据特别容易毁灭,也容易伪造,所以及时有效的固定证据是赢得诉讼的关键。电子证据必须满足三点: 1、真实性:固定证据的时候尽量避免修改,保留证据原始状态; 2、关联性:网上往往彼此都是网名,所以需要的固定与之相关联的ID和IP地址等关联证据。常用的手段如截图,录像等。必要时可以证据公证。 3、合法性:证据的取得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二)选择法院: 1、侮辱诽谤罪案件: 自诉案件一般由犯罪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的司法解释》第二条规定,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 针对或者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的网站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接入地,网站建立者、管理者所在地,被侵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管理者所在地,被告人、被害人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地,以及被害人财产遭受损失地。 2、名誉侵权的民事诉讼: 网络名誉侵权的管辖地可以是被告所在地,侵权行为发生地,侵权结果发生地。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住所地。 所以现在在被侵权人住所地,即原告住所地起诉就可以了。 (三)获取对方身份信息: 1、正常的法律程序是,立案以后拿到法院的《调查令》,然后再由两名律师同时持《调查令》前往网站总部调取相关信息。但是事实却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任何诉讼都需要确定的被告人,没有对方身份信息法院不会立案,不予立案就拿不到调查令,拿不到调查令就拿不到对方身份信息,法律程序陷入了死循环; 2、要拿到对方身份信息,还有另一条迂回路线可以走,把相关网站作为被告起诉,网站被起诉后会提供实际侵权人的认证身份信息,然后把实际侵权人追加为共同被告。这样就解决了被告身份信息的问题。 (四)法院审判: 1、侮辱诽谤罪: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名誉侵权案: 一般法院都会支持,删除网络发表的内容,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费,败诉方承担诉讼费,律师费,公证费等必要的维权费用。 起诉流程: (一)侮辱诽谤罪的刑事自诉流程: 1、第一阶段:起诉阶段。 (1)立案,受害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和相关材料,包括: ①起诉状; ②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 ③侮辱诽谤的事实证据,包括网址内容信息,视频资料等;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 (3)经审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反之则退回原告文件及材料,并告之不予受理的理由。 2、第二阶段:答辩阶段。 庭前准备: (1)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2)被告自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 被告在十五日内不提出答辩,人民法院照常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 如果被告确因非个人意志的原因在十五日内不能作出答辩,可以据实向人民法院申请,请求延期,人民法院院长可以作出延期的决定。 3、第三阶段:开庭审理阶段。 (1)开庭审理,开庭时,书记查明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核对当事人情况,宣布案由、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诉讼权利义务、询问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2)法庭调查:审判人员在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在法庭上依照法定程序调查、核实案件事实和证据的诉讼活动。 (3)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是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各自陈述己方的观点,驳斥对方的观点,相互进行言辞辩论的诉讼活动。 (4)法官主持调解: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对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5)调解无效、判决:调解无效的,应当判决。 (二)名誉侵权的民事诉讼流程: 1、第一阶段:起诉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以下三个程序: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起诉需要的证件材料: ①起诉状; ②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 ③名誉侵权的事实证据,包括网址内容信息,视频资料等;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 (3)经审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反之则退回原告文件及材料,并告之不予受理的理由。 2、第二阶段:答辩阶段。 (1)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2)被告自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 被告在十五日内不提出答辩,人民法院照常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 如果被告确因非个人意志的原因在十五日内不能作出答辩,可以据实向人民法院申请,请求延期,人民法院院长可以作出延期的决定。 3、第三阶段:开庭审理阶段。 这一阶段进入诉讼的实质性阶段,主要是审查证据,查明案情,分清是非,确认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它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1)法庭调查:审判人员在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在法庭上依照法定程序调查、核实案件事实和证据的诉讼活动。 (2)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是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各自陈述己方的观点,驳斥对方的观点,相互进行言辞辩论的诉讼活动。 (3)法官主持调解: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对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4)调解无效、判决:调解无效的,应当判决消除损害并赔偿。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的司法解释》第二条,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 针对或者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的网站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接入地,网站建立者、管理者所在地,被侵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管理者所在地,被告人、被害人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地,以及被害人财产遭受损失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五条,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住所地。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供参考了解。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法师兄与律师联合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11,079位律师在线累积服务3,700万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
  •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 刑罚的轻重高低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相关问题热门关注
法师兄 律师普法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