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有谁知道区分扰乱法庭秩序罪这个问题是怎么规定的?

2024-05-29 21人已浏览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律所主任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近期30天 评分:5.0 服务人数:1,959

    在线咨询
专业分析
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合理适用,对于保障庭审活动的正常进行,彰显司法权威具有重要作用。要准确理解扰乱法庭秩序罪“兜底项”的立法主旨,理性把握扰乱法庭秩序罪的保护法益。 法庭权威性是司法权威性的重要构成,对于严重扰乱法庭安全和法庭秩序的行为,新修改的《法庭规则》第二十条作出照应性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显然,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合理适用,对于保障庭审活动的正常进行,彰显司法权威具有重要作用。 一、准确理解扰乱法庭秩序罪“兜底项”的立法主旨。 我国1979年刑法中并没有妨害司法罪的专门规定,导致司法实务部门对此类行为打击不力,1993年《法庭规则》虽然规定“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实务上也往往只能按照妨害公务罪处理。199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案件具体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即采取了这一结论。1997年刑法修订时,在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第二节妨害司法罪之下增设第三百零九条扰乱法庭秩序罪,包括“聚众哄闹、冲击法庭”和“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两种情形。不过这一规定,在实践中多有欠缺,例如,其规定扰乱法庭秩序罪中的殴打对象仅包括司法工作人员,并不包括诉讼参与人,但对诉讼参与人实施殴打等行为同样可能扰乱法庭秩序,却无法予以刑事处罚。因此,刑法修正案(九)对本罪的构成要件进行了修改,具体包括下述情形:聚众哄闹、冲击法庭的;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的;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不听法庭制止,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有毁坏法庭设施,抢夺、损毁诉讼文书、证据等扰乱法庭秩序行为,情节严重的。 此次修订的《法庭规则》第二十条中除上述成立犯罪的四种行为外,另外规定了“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以及传染病病原体进入法庭”和“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考虑到法庭属于公共场所,因此实施第一种行为(除携带传染病病原体行为外),确实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可以直接认定成立刑法第一百三十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上述规定实际上也是吸收了刑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不过,考虑到因为刑法本身构成要件修订的不系统、不全面,在2001年刑法修正案(三)将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投毒罪修订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增加了包括投放传染病病原体在内的犯罪手段,同时相应地将第一百二十五条的非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罪修订为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也将传染病病原体包括在内,但却没有一并将包括刑法第一百三十条在内的相关条文中的危险物质予以全面规定(例如刑法第一百三十六条危险物品肇事罪也没有一并将传染病病原体修订规制在内),导致此类行为的定性存在争议。此次《法庭规则》的修订,通过双方解释的方式解决一问题,将传染病病原体一并规定在内,这一做法更为全面科学。 二、理性把握扰乱法庭秩序罪的保护法益。 无论是《法庭规则》第二十条还是刑法第三百零九条的规定,都旨在维护法庭的安全和法庭秩序,后者更是将法庭秩序作为保护法益加以具体明确。因此,在解释论上必须强调法庭秩序这一特定法益在认定扰乱法庭秩序罪中的重要作用。 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发生具有特定的场所限制,应当局限于正在进行审判活动的法庭之内。在刑法修正案(九)的研究起草和审议修改过程中,有意见提出将本罪修改为“扰乱审判秩序罪”,将扰乱人民法院除开庭审理案件以外的审判工作秩序的行为也纳入本罪。不过考虑到法庭是国家进行审判活动的场所,应当予以特别保护,刑法应集中关注对庭审过程中扰乱法庭秩序行为的惩治,对于在庭审以外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活动中扰乱秩序的行为,例如聚众冲击人民法院、在参加庭审以外殴打、侮辱司法工作人员等行为,可以按照其他法律予以处理。不过,对于法庭应当更为实质性地理解。《法庭规则》第二条特别规定,“法庭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依法审判各类案件的专门场所”。在扰乱法庭秩序罪的认定中,所谓专门场所,应当功能性地、实质性地理解为当时正在执行案件审判任务的任何场所,既包括专门用于审理案件的正规固定场所,也应当包括非正规的临时用于审理案件的场所,甚至是开放的场所,例如在农村田间地头巡回的法庭等。 但在此所谓的发生的特定场所限制应当从法益侵害的发生场所角度加以理解,即对于法庭秩序的扰乱而言,重要的是要考察行为的后果,因此,不能简单地要求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发生在法庭内部或法庭场所范围内。行为人通过法庭外的行为实现对正在审理案件的法庭秩序的扰乱的,同样应当予以认定。例如,在法庭外用高音喇叭喧叫干扰法庭审理活动,或者在法庭外针对法庭内参加审判的司法工作人员进行侮辱、诽谤等行为,甚至在行为发生场所变更延续的场合,例如在法庭内发生追打诉讼参与人,并继续追赶到法庭外,并影响法庭审理秩序的情形。
法律依据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供参考了解。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法师兄与律师联合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11,079位律师在线累积服务3,700万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
  •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 刑罚的轻重高低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相关问题热门关注
法师兄 律师普法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