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刑事案件是指干了什么

2023-12-12 17人已浏览
  •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团队负责人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近期30天 评分:5.0 服务人数:1,055

    在线咨询
专业分析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的案件。 这些案件通常由国家或地区的司法机关处理,目的是确定犯罪事实、确定被告人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刑事制裁。 在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的行为通常被认为违反了刑法规定,并可能对社会造成了危害或损失。因此,司法机关会通过调查和起诉程序,确定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和责任。 在大多数情况下,刑事案件需要通过法院进行审判。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和证人将出庭作证,法官将根据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做出裁决。如果被告人的行为被认定为犯罪,可能会被判处相应的刑罚,例如监禁、罚款、社区服务等。 刑事案件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其法律特征包括:犯罪行为必须具备主观故意或过失,即犯罪人有意识地犯罪或者由于疏忽、不注意造成犯罪结果;犯罪行为必须具有法定性,即犯罪行为必须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刑事案件的处理需要符合法定程序,包括侦查、起诉、审判等环节;犯罪行为必须具备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和量刑范围;刑事案件的审判需要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公正审判原则。刑事案件的定义及其法律特征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安全和权益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刑事案件是指涉及刑事犯罪的案件,需要由司法机关进行调查和起诉,并通过审判程序确定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和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刑事制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零二条 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不移交应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造成严重后果,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事案件具有主观故意或过失、法定性、法定程序、刑罚种类和量刑范围明确以及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公正审判原则等法律特征。刑事案件的定义及特征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安全和权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供参考了解。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法师兄与律师联合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11,079位律师在线累积服务3,700万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
  •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 刑罚的轻重高低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相关问题热门关注
法师兄 律师普法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