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交通肇事逃逸严重么?发生事故后应该怎么处置?

2024-06-04 24人已浏览
  •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专职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近期30天 评分:5.0 服务人数:482

    在线咨询
专业分析
于如何认定交通肇事行为的准则,不知道各位详尽了解过没有,下列八种行为,即可以被判定为肇事逃逸,一旦被抓住,肇事后果将被无限放大。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那么,对于上述逃逸当事人,交通肇事逃逸责任该如何认定呢?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逃逸当事人的责任可以有以下几种认定结果: 1.事故因当事人逃逸,而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场合,无论事故各方的实际责任如何,均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2.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双方均无责任,即意外事故,也要由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3.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逃逸方有安全违法行为或驾驶有错误,他方没有过错,逃逸方负全责; 4.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事故当事人双方均有责任,在确定过错比例的基础上适当减轻逃逸方的责任。 当然,肇事逃逸后造 换句话说,一旦带责逃逸,除了罚款之外,驾驶机动车这辈子是没戏了,不仅吊销驾驶证,而且终生不能再考取,处罚还是相当严厉的。 而对于那些已经构成了交通肇事罪的逃逸行为,处罚就更为严厉了,因为,交通肇事逃逸属于典型的从重处罚情节,因此,逃逸人员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说到这里,也发生过这样极为恶劣的事件,逃逸者因为害怕,进而带着伤者逃离事故现场后,将其隐藏或者遗弃,因此而造成伤者严重残疾或者不治的,则构成了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还将按照《刑法》接受更为严厉的处罚。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原因,肇事者必须离开现场的,那么,如何才算是不构成肇事逃逸呢?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最后,我们来聊聊,如果发生事故时,对方需要承担责任的情况下驾车逃逸了,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 这时候要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发生事故后,双方都有意识停车,但对方却趁你不备驾车逃跑,并没有留下任何需要记录的信息,那么,此时就应该根据对方的车牌号等信息第一时间报警,举报对方肇事逃逸,那么,在该起事故中,无论你本应该要承担什么责任,对方逃逸在先,全责无疑。 第二种情况是,对方压根没有停车动作,直接驾车逃跑的,应该快速分辨对方的车牌号,包括颜色、车型、受损部位等信息,越详尽越好。因此,这时候,行车记录仪的功用就体现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比较推荐加装行车记录仪,防碰瓷的作用其实不大,最大的作用,就是第一时间可以记录事故现场。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如果双方发生事故后,对方不停车逃逸,千万不要上头不顾一切的追赶,更不要因为脾气上来了就逼停对方,企图用武力解决问题。这样会让自己由主动变成被动,不但需要承担责任,还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处罚。
法律依据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供参考了解。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法师兄与律师联合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11,079位律师在线累积服务3,700万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
  •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 刑罚的轻重高低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相关问题热门关注
法师兄 律师普法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