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庭前证据交换原告能走出法庭吗

2024-05-02 28人已浏览
  •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专职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近期30天 评分:5.0 服务人数:483

    在线咨询
专业分析
司法机关对收到的诉讼材料予以立案后,若需历经法庭审判程序解决争议,便会遵循相应法规,借助请求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这一途径来明晰切磋点。而这种在开庭时备受重视的证据交换及明确争议焦点这两项要素,恰恰正是中国于2012年修订的《民法诉讼法》中无比关键的变革之处。庭前证据交换,顾名思义便是指当司法机关宣布案件将在法庭上接受审判之前,依法组织涉案的各方当事人以及他们的代理律师,在特定时间与地点间进行公开交流,同时互换他们手中已掌握的、可证明各自立场的各类证据。经过这样一次全方位的证据交换实践,我们才能真正厘清法庭上各项争议的关键所在,并以此提升证据的实质价值,为法官解读证据及查明事实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如此周密严谨的庭前准备工作,无疑有助于法官更为准确地作出判断及认定客观事实,进而大幅度提升案件的审判效率与公正性,降低二审与再审的可能,使得各种纷争能得以迅速且妥善的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十七条 全体人员在庭审活动中应当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挥,尊重司法礼仪,遵守法庭纪律,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鼓掌、喧哗; (二)吸烟、进食; (三)拨打或接听电话; (四)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 (五)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行为。 检察人员、诉讼参与人发言或提问,应当经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许可。 旁听人员不得进入审判活动区,不得随意站立、走动,不得发言和提问。 媒体记者经许可实施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行为,应当在指定的时间及区域进行,不得影响或干扰庭审活动。
法律依据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供参考了解。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法师兄与律师联合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11,079位律师在线累积服务3,700万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
  •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 刑罚的轻重高低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相关问题热门关注
法师兄 律师普法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