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借款诈骗可以撤诉吗

2024-05-04 12人已浏览
  •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专职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近期30天 评分:5.0 服务人数:991

    在线咨询
专业分析
在处理诈骗犯罪案件时,涉及的当事人是不可以选择撤诉这一方式的。因为,诈骗罪作为一种由公共权力机构提起诉讼的案件类型,一旦确立刑事起诉便无权随意撤销。对于犯下诈骗罪行的行为人,司法机关将会对其进行严厉打击,并根据犯罪情节和涉案金额的大小,给予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判决,并且得处以罚金。 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核心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法,以获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为犯罪目标。其行为内容主要是通过欺骗手段使得受害者产生错误认知,进而按照行为人预期的财产处分方式行动。在实际的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诈骗罪的欺骗手法可谓形形色色,涵盖了言语欺瞒及书面诓骗等等多种形式。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行为人所采取的欺骗行为,必须使得受害者陷入或者保持错误的理解,即便受害者在判断上存在一定的失误之处,亦并不影响诈骗行为的充分构成要件。在民事法律范畴内,所谓的误解必须是财产问题上引发的误解。 财产的处分方式可能涉及到直接交付相关财产、行为人约定取得相关财产、承诺转让财产性的权益、答应免除行为人的债务等等具体表现。如果行为人通过欺骗的手法使得受害者自愿放弃财产,那么行为人获得该财产的行为仍然应当视为诈骗行为。这里的所得收益,既包括积极财产的增长,例如将受害人的财物转为自己或者第三方所有,又包含消极财产的削减,如使得受害人免除了自身或第三方的相应债务。 我国刑法规定,诈骗罪的完成状态应当是行为人通过欺骗手段,致使受害人的财产遭受损失或者已经产生了财产损失的紧迫危机。 受害者能够包含个人,也能涉及到组织乃至整个国家。举例来说,利用欺诈、制造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骗取用于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各个方面的社会保险基金,或者其他类型的社会福利待遇的,均属于典型的诈骗犯罪行为。 就本罪的职责所在而言,刑法要求原则上必须是明知故犯,且行为人在主观意愿上必须具备非法侵占的意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依据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供参考了解。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法师兄与律师联合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11,079位律师在线累积服务3,700万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
  •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 刑罚的轻重高低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相关问题热门关注
法师兄 律师普法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