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车位买卖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3-01-12 3,149人已浏览
  • 王树永律师

    王树永律师高级合伙人

    广东骏道律师事务所

    擅长:合同纠纷、债权债务、房产纠纷、建设工程、婚姻家庭、企业法律顾问、损害赔偿、保险理赔

    近期30天 评分:5.0 服务人数:2

    拨打电话
专业分析
车位买卖的注意事项如下: 1、首先业主需要明确车位的产权,即开发商是否拥有所有权: (1)若购买的车位、车库不能办理产权证,则说明该车位或车库是不能销售的; (2)如果车位是公共设施,开发商就不对其享有所有权,不能将车位进行市场交易。 2、应业主和开发商应将车位相关细则写进合同: (1)购房者在签订购房预售合同时,如果车位是随房屋一起预购的,购房者应与开发商就车位的位置、车位号、预售面积、预售价款等情况在预售合同的补充条款中约定清楚,最好附有平面图,并约定好出现差异的解决方式。 (2)如果是先预购商品房再买车位的,则可与开发商另行签订预售合同,对于车位的各项情况也应该约定好,并进行登记备案。 3、已作为公摊面积的车位不可卖:由于小区的土地使用权属于全体业主所有,开发商无权出售。但开发商在当初申报规划时明确了车位有独立的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则开发商有权出售。 4、预售车位必须取得预售许可证:和开发商卖房要取得预售许可证一样,预售的车位也须取得预售许可证。购房者在审查预售许可证时需注意,如果地下车位与地上商品房是一并申请预售的,应当在预售许可证的备注栏内注记地下车位的批准预售面积。如果地下车位是单独申请预售许可证的,在预售许可证的“项目类型”栏内会加以注明。 5、非小区业主无法购买小区小区内的车位:小区车位交易一般遵循“限内原则”,即只有小区内的业主才可以买小区内的车位。非小区业主购买小区车位,是无法得到房管局确认的。小区车位在规划时就是为了方便小区业主停车,另外,小区车位出售或出租给小区以外的人使用,会造成物业管理上的困难。 6、买车位需缴纳契税、维修基金。 地下停车位的最长产权年限为50年;一些商业办公立项的项目,停车位产权年限为40年甚至更短。此外,购买停车位像购房一样,也需要缴纳契税和公共维修基金。 7、买车位不能用公积金贷款:购买车位、车库的时候不能使用公积金贷款住房公积金应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和装修自住住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因此,公积金贷款不能用于购买除自住房以外的东西,当然就不能用于购买车库。 选车位的妙招: 1、首选单独又离电梯口近的车位,单独的车位空间大,离电梯口近搬东西方便; 2、其次最好选择一侧靠墙或柱子的车位,不选择靠管道、消防器材或者电控箱近的车位; 3、不要靠近转弯处就行,容易被拐弯的车刮花; 4、出入口处的车库不要选,出入会车有出意外的风险; 5、被夹在两车中间的车位不要选,两边都有车开车门不好开,左右门有被碰瘪的风险; 6、车库柱子在出口之间的车位不要选,比如出口需要向左,柱子在左边。 车位买卖可能遇到的陷阱: 1、公共场地变地上车位; 2、霸占无约定的地下车位; 3、地下车位重复卖; 4、人防工程偷着卖; 5、改造车位偷着卖; 6、租赁期限超过20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九十六条   买卖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条款。
第五百九十七条   因出卖人未取得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的,买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者限制转让的标的物,依照其规定。
第二百七十四条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第二百七十五条   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 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
第二百七十六条   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供参考了解。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法师兄与律师联合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11,079位律师在线累积服务3,700万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
  •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 刑罚的轻重高低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相关问题热门关注
法师兄 律师普法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