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 (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 (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 但是,在处理具体案件的时候,对于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单纯以财产不能归还就按金融诈骗罪处罚。因此在现实中,抵押贷款却不归还的,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满足上述情形的,法院认为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存在坐牢的风险。
针对法律关于非法占有和诈骗罪的行为有哪些,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诈骗罪非法占有可以通过行为人的外在行为来认定,如合同签订后有携带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逃跑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行为属于诈骗罪: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诱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 2.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 3.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 4.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