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是指女职工生育子女时所享受的特殊假期,假期为90天,其中产前15天。符合晚育年龄的夫妻,女方可享受产假一百二十天(含法定产假九十天),男方可享受护理假十五天。难产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怀孕三个月以内流产的,根据医疗单位证明,给予20—30天的产假;三个月以上七个月以下流产的,产假42天,七个月以上流产的,产假90天。《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晚婚、晚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假期外,晚婚的增加婚假15日;晚育的增加产假30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10日。假期工资和奖金照发,福利待遇不变。农民实行晚婚晚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村民委员会优先安排宅基地。本条例所称晚婚,指男方年满25周岁,女方年满23周岁的初婚;晚育,指已婚妇女年满24周岁生育第一胎。
针对事业单位产假规定最新是多少天,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一、事业单位婚假多少天2022年新规定 最新规定婚假通常是三天。婚假是用人单位给予的假期,并且在休假期间用人单位需要如数的支付其相应的工资。法律上规定,目前国家法定的婚假天数为三天,而且大部分省已经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 二、婚假的有效期具体如下: 1、国家并没有强制性的限制,但是大部分公司会有相关的规章制度限制婚假的有效期; 2、一般有效期是在领证之后三个月、半年的、甚至一年。 三、婚假的工资发放标准具体如下: 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四、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 婚丧假 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一、事业单位年假规定如下: 1、根据法律规定,事业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2、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3、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4、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5、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二、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的情形: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三、年休假其他相关规定: 1、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2、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3、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