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上诉情况,公安局或认为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了,无论成立与否,你首先应该先去配合公安的工作。当然也并不是公安说社么就是什么的,构成该罪名的一个要件是明知是黑货或者来路不明的物品,至于如何明知,这得根据具体情形判断了。在你去公安做笔录之前,建议先详询律师如何应对才是上策。
针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立案后怎么办,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处理: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 2.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 3.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4.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 5.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
隐瞒掩饰犯罪所得罪的立案标准,由于立法者将本罪客体认定为侵犯了司法机关追索赃物的正常秩序,归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妨害司法罪”之下,因此,没有规定明确的犯罪金额,“两高” 也无相关司法解释,导致对该罪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分歧。因为没有数额限制,司法实践中都是以前罪构成犯罪,后罪就认定犯罪。而且,无具体数额规定,造成定罪量刑随意性增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作为一种犯罪,应当由情节来确定其罪过的大小,而数额是确定情节轻重的重要标准。实践中往往比照前罪的数额定罪量刑,但是比照的程度又不相同,造成如果两个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判处的结果却可能不一样,违背了罪刑相适应原则。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