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方拒绝承担赔偿责任的,受害方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权。第一步:明确要“告谁”打官司中,“告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告的对象不对,不仅浪费了时间、人力、财力,还达不到要求赔偿的目的。第二步:拿到证据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认定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定机关,虽然其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应经当事人予以质证,不能当然成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它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纠纷的重要证据,在诉讼中,对于证明双方当事人各自应负的责任程度仍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步:合理要赔偿 交通事故纠纷案件中,涉及的赔偿问题一般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人身伤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的范围主要包括:修车费;车上货物损失等。修车费:根据修车发票上的合理数额认定,如果车辆已经报废应折价赔偿;事故中车上物品的损坏赔偿,应当按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主要有: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等等。其中,误工费包括两部分,一是当事人在看病、住院期间不能上班造成的误工费,二是因处理交通事故善后事宜的误工费。
针对交通事故当事人拒绝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下,受害人如何寻求法律救济?,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发生交通事故后受害人如果要请求赔偿,首先应在公安机关的交通事故调解中提出。 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应当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确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下,召集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对损害赔偿进行调懈。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当事人和有关人员、调解人签名,加盖公安机关印章后即行生效。 如果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任何一方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就不再调解,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损害赔偿。
发生交通事故,对方负全部责任但不赔偿受害人的救济方式如下:公安交管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也是民事损害赔偿的重要证据;可以起诉,侵权人和车辆的保险公司列为被告,保险公司在其承保范围内赔偿,侵权人赔偿不足;诉讼费由原告提前支付,可以要求被告在起诉中承担,胜诉后,法院将作出判决。证据确凿的,被告不出庭,可以缺席判决。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