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土地使用证上的拆迁补偿面积是什么意思?,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分摊土地使用权面积是指土地所有者或土地使用者在共有土地面积中所分摊的面积,标注于土地证上。土地使用面积包括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居住面积,分摊土地使用权面积=房屋建筑面积/楼房总建筑面积×楼房占地面积。一般分为以下三种: 1、多层住宅的公摊面积大约会在10%-13%左右; 2、18层以下的点式或者板式住宅,其住房公摊面积大约会在13%-17%左右; 3、30层以上住宅,其住房公摊面积大约会在25%左右。一般住宅的公摊面积包括电梯井、楼道、消防通道、小区园林规划、小区专用配电室、公共大堂、楼道、以及户与户之间的共有墙体等等,这些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区域属于公摊范围,相反,仓库、停车位以及售楼部等等个人使用,或者售楼单位自营自用的部位,则不再公摊范围之内。
分摊土地使用权面积是指土地所有者或土地使用者在共有土地面积中所分摊的面积,标注在土地证上。 分摊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标注在房产证上。二者不是一个意思。 计算方法: 1、房屋分摊土地使用权面积=房屋建筑面积/楼房总建筑面积×楼房占地面积。 2、分摊面积=分摊系数×各套内建筑面积。 分摊系数=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之和/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土地使用面积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占地面积,即建筑物及其周边环境共占的面积。 2、建筑面积,仅指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3、居住面积,指室内居住面积。 此外,土地共用人之间所占地表和空间位置及不同用途对土地利用有一定影响,可在分摊面积时将这些因素折合成不同系数加入到分摊面积的计算中去,从而使土地共有使用权面积的分摊更接近实际、更合理。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