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诉讼离婚,主要有三个阶段:分别是起诉、审理、判决。(一)起诉 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一方当事人就是原告,被诉的一方当事人就是被告,诉讼开始后,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 (二)审理 审理,是指人民法院接到起诉后,开始诉讼程序,到做出判决前所作的一切调查工作的总和。(三)判决 根据庭审情况,应当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即行宣判。人民法院宣判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判的,应当十日内进行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即发判决书。 离婚案件的一审程序结束。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行二审诉讼。
针对现在起诉离婚是有什么流程?,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起诉离婚流程如下:当事人首先需要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人民法院受理后,会进行调解,调解失败的话,人民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并判决离婚或者判决不准离婚。 2、起诉离婚必须要有合法的证据和材料,法院才能依法的受理。而且只有确定双方的感情已达到破裂的地步,那么才会依法的判离。需要当事人准备提供的材料包括:民事起诉状,也就是离婚起诉状。夫妻的有效结婚证。原告的身份证件、户口本。若并非第一次提起离婚诉讼的话,则还需要同时提供之前法院对离婚案件审理之后作出的判决书或裁定书。同时如果对方是属于过错方,那么还可以要求离婚赔偿。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诉讼费收费办法,离婚案件争议标的额在1万元以下的,法院收50元的诉讼费用。但是,如果涉案处理的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法院要加收1%的诉讼费。
离婚案件上诉,首先要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其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组成合议庭,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开庭审理。最后,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