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假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犯罪嫌疑人主动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以及具体情节,可从轻处罚。法律依据:一、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2014)(三)、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8.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其中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针对诈骗罪退赃后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所谓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对方交出财物为犯罪即已经完成,应受到刑罚的处罚。至于将钱退还,属于退赃的范畴。诈骗罪的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了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的、隐瞒的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宣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
构成诈骗罪的犯罪分子将违法所得财物归还后,还是需要继续承担刑事责任的,但人民法院可以考虑到该情节在量刑时从轻或减轻处罚。《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