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专家指出,这个医疗期,将作为确定待遇的依据,同时,企业不能在医疗期内辞退员工。关于具体数额,根据我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医疗期在六个月以内者,按其本企业工龄的长短,病伤假期工资数额为本人工资60%至100%;连续医疗期在六个月以上者,数额为本人工资40%至60%。需要注意的是,各地的具体计算方式可能不都相同,但无论何种计法,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每月病假工资都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针对职工休息时间劳动纪律规定包括哪些内容,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严格履行劳动合同及违约应承担的责任(履约纪律)。 2、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到达工作岗位,按要求请休事假、病假、年休假、探亲假等(考勤纪律) 3、根据生产、工作岗位职责及规则,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生产、工作纪律)。 4、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卫生规程(安全卫生纪律)。 5、节约原材料、爱护用人单位的财产和物品(日常工作生活纪律)。 6、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保密纪律)。 7、遵纪奖励与违纪惩罚规则(奖惩制度)。 8、与劳动、工作紧密相关的规章制度及其他规则(其他纪律)。
劳动纪律是企业依法制定的,全体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其主要内容为: (1)时间规则,如作息时间、考勤办法、请假程序和办法等; (2)组织规则,企业各直线部门、职能部门或各组成部分及各类层级权责结构之间的指挥、服从、接受监督、保守商业秘密等的规定; (3)岗位规则,如劳动任务、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职业道德等; (4)协作规则,如工种、工序、岗位之间的关系,上下层次之间的连接、配合等; (5)品行规则,语言、着装、用餐、礼节等规则; (6)其他规则等。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