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不予处罚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行为轻微、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行为轻微。行为轻微是不予处罚的前提条件。何谓轻微,这是最难判定的。在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中,造成人身伤害的、产生社会影响的、造成经济损失的、涉案金额较大的、涉刑的,肯定不属于轻微,但其他的呢?从食品药品执法实践积累的经验看,行为轻微一般应界定在以下范围内: 1.违法行为单一。行为只违反一个规定,而不是多个规定。 2.没有主观故意。这里所说主观故意不是故意违法,而是有没有按照法律要求防范违法行为的发生。食品药品实行的许可生产经营,法律法规为保证食品药品安全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有一系列的行政和技术规定要求,有没有按照这些规定要求去做,做到位没有。 3.没有涉案物品。一旦有涉案物品,案件往往会复杂起来,物品的真伪、质量、保管、验收,购进和销售渠道等等,容易涉及到多个法律规定,不容易作出轻微的判断。 及时纠正。是行为人发现行为违法的自我主动纠正,不是执法人员发现后的纠正。这一点从发现主体和时间节点上相对比较好判别一点。 没有造成危害后果。需要注意的是没有发现危害后果与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区别,二者不可等同。执行人员在做案卷时,往往是用没有发现危害后果对违法行为进行表述,如果说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是要有证据予以证明的。所以,当前两个条件具备时,还要有证据证明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才可以不予处罚。当然,有些行为可以作出不会造成危害后果的判断,但这个判断本身也是证据。
针对食品药品行政处罚中,行政机关不予受理的条件是什么?,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违反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单位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应当遵照本规定。 2、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行政处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法律法规规章适用准确适当、执法文书使用规范。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4、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建立行政处罚监督制度。
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是经2014年3月1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2014年4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公布。该规定分总则、管辖、立案、调查取证、处罚决定、送达、执行与结案、附则8章61条,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