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房屋产权年限,是指房屋建筑产权的归属年限,包括:民用住宅建筑,商用建筑,工用建筑。 2、按建筑用类型有所不同,一般民用住宅建筑权属年限为70年,商用房屋建筑权属年限为40年。 3、目前,我们通常所说的房屋产权大致分为: 1.)住宅用地,产权年限是70年; 2.)综合用地,产权年限是50年; 3.)商业用地,产权年限是40年。 50年产权住宅,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土地规划用途与开发用途并不完全一致的情况,用40或者50年产权的公建用途土地开发住宅物业只是其中的一种,在房地产市场上,还存在着其他的类似情况,例如工业用途土地开发办公物业,70年居住用途土地开发办公物业等。
针对房产年限是什么意思?买房后的年限,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产权年限一般指的是土地使用年限。 房屋产权是由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两个方面组成,房屋所有权的期限法律规定为永久,而土地使用权根据有关法规为 40、50年或70年不等,到期后可通过再次缴纳土地出让金获得土地使用权。 可以简单理解为,房子永远是你的,但是建房子的土地是国家暂时借给你的。
房屋产权年限的意思,就是指土地使用年限。法律规定了住宅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工业用地、公益事业性、其他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娱乐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40年。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业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 (五)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