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16.不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职责

2022-04-07 08:33:39
推荐答案

北京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4-07 回复

专业分析: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对提出申诉、检举、控告的个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本人所在单位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国家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展开更多

针对16.不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职责,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爱心律师推荐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现实情况中,无力或不愿担任临时监护人,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法律上有相关规定。 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没有上述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当然,未成年人的父母亦可用遗嘱的方式为未成年人指定上述人员中的某人或上述人员以外的人担任监护人。只要该项遗嘱具有法律效力,这种指定应受到法律保护。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亲或者母亲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则,它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目的。 合法权益,简单地说,就是公民实际享有的、符合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利益。规定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很多,如宪法、民法、诉讼法、婚姻法,等等。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要求国家、社会和家庭共同行动,防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的发生,并救济、恢复已经被侵害的权益。 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原则。 人格是人能作为利、义务主体的资格,是人身权的基本内容。侵犯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对他们的心理和身体的伤害问题十分严重,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尤其重要。 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的原则。 它包括两个方面,即未成年人的身体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未成年人的身心的健康和顺利的发展,对未成年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因此,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研究这些特点,遵循这些特点。 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就是通过一定手段,将知识、技能等传授给未成年人,它是未成年人学习、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未成年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教育可将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同时,也将对未成年人起到保护作用,大大地增强未成年人抵御外界侵害的能力,实现自我保护。但是,教育只是未成年人的自我完善,不能等于或者代替未成年人保护,因此,绝不能放松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要把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结合起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相关精选问答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精选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