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可以为取保候审提供有效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意味着家庭教育的失败,值得反思的不仅仅是未成年本人,未成年人的家长更值得反思。对未成年人案件审理的目的是使未成年人重新适应和回归社会,而这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与帮助。笔者认为,对未成年人采取取保候审有利于家庭教育功能的重新塑造。首先未成年人在司法机关介入案件后心理上非常恐惧,需要家长情感上的安慰与支持;其次,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失败也有深刻的体验,心理上有迫切重新塑造家庭教育功能的需求,在实际行动中也会严密的监控未成年人,防止未成年人潜逃或者重新犯罪,争取一个有利的处理结果。在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作用远远超过成年犯取保候审的保证人。
针对未成年人父母取保候审应当履行哪些义务,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的义务有: 1、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地; 2、传讯时及时到案; 3、不得干扰证人作证;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应承担的职责有: 1.保护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2.管理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财产; 3.代理未成年人进行民事活动; 4.代理未成年人行使索赔请求权。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